結果途中遇上一大群小朋友放學過馬路,警車全都停下來,就怕歹徒衝撞學生。
加拿大一對龍鳳雙胞胎比預產期提早126天出生,打破金氏世界紀錄。不過早產導致女兒僅330克重,兒子也只有420克,比一台平板電腦還輕。
父親凱文提到,兩個孩子都出現腦出血,醫生甚至在兒子的糞便中發現有血,懷疑他有壞死性小腸結腸炎。龍鳳雙胞胎僅330克及420克。原本被醫師認定存活率是零的姊弟倆,如今已經一歲大。雙胞胎住院6個月後順利出院。圖/翻攝自YouTube@Guinness World Records雙胞胎父親凱文說,「起初院方的反應是他們很遺憾,認為我們將失去這對雙胞胎,因為嬰兒沒有任何存活機率。
加拿大這對龍鳳胎父母,媽媽僅懷胎21週又五天就開始分娩。圖/翻攝自YouTube@Guinness World Records國際中心/劉人豪 編撰責任編輯/吳苡榛。圖/翻攝自YouTube@石虎保育大使 阿虎加油從事發當下畫面看到,雜草大火持續延燒,冒出濃濃黑煙,沒想到下一秒一隻石虎從草堆中竄出,嘴裡還叼著一隻石虎寶寶,但石虎媽媽救出這隻寶寶後,來不及救出另外2隻,不幸被燒死。
石虎媽媽重回現場,疑似在尋找寶寶。石虎是台灣瀕危物種,多生活在低海拔的山區或丘陵地,但是近年來路殺、犬殺案例頻傳,讓不少動保團體和民眾對此議題相當關注,近日石虎保育大使阿虎加油臉書粉專發文透露,有2隻約1個月大的石虎寶寶不幸被燒死,推測可能是因為農民燃燒雜草,位置剛好就在石虎的巢穴附近,才會釀成悲劇,呼籲民眾在野外不要隨意燃燒任何東西,以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特生中心團隊成員還原整起事發經過,覺得相當遺憾,他們3日在臉書難過發文表示,事發在2月27日下午,疑似是農民燒雜草導致火勢一發不可收拾,消防隊員到場後將火勢撲滅,但特生中心團隊在現場發現2隻被燒死的小石虎屍體,而且還觀察到當天晚間石虎媽媽還重回現場,疑似在尋找寶寶,畫面令人揪心。南投/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陳盈真。
小石虎被燒死石虎媽失落盯巢穴雜草竄出火勢血糖偏高無不適手腕麻木確診糖尿病很多糖尿病患者不自知或不在乎,常引發神經病變難以回復,不得不慎。
前期6症狀曝 脖子黑黑洗不掉小心了「每天吃便當」小心得糖尿病。」52歲陳先生在門診抱怨他老婆老罵他吃飯時筷子常掉地上,他也覺得奇怪,右手腕怎麼無力麻木,就醫發現是周邊神經病變,由糖尿病引發。「是老了嗎?連筷子都拿不穩。林嶸洲說,周邊神經病變的患者以糖尿病患最多,發病初期大多是麻木或刺痛感,對於冷熱痛覺變得遲鈍,進而出現不自覺的傷口或潰瘍,因此很多患者常驚訝其腳部或手部何時出現傷口並不知道。
林嶸洲說,陳先生理學檢查發現其右手腕及手指輕微無力,右手皮膚痛覺喪失,右手肌腱彈跳反射消失,為典型周邊神經病變的現象,抽血檢查其空腹血糖270 mg/dl,糖化血色素10.1%,為糖尿病表現,進一步神經傳導檢查,已有多條周邊神經受損,經過兩個月藥物及復健治療,症狀持續改善。而且患者的手足部要特別保護,儘量避免受刺激、傷害,也可戴手套、穿襪子來保暖,隨時檢視有沒有傷口。衛福部彰化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嶸洲指出,陳先生大概5年多前健檢曾驗出血糖偏高,但由於沒有不適症狀,並沒有放在心上,沒有就醫,沒有追蹤,直到最近發現拿筷子常會掉落,手腕麻木,才覺得不對勁而就醫。原因曝光 專家授「外食4小動作」安心吃。
糖尿病病發年齡下探嚴重恐致多重器官受損林嶸洲表示,糖尿病可稱為國人的新國病,病發年齡持續下探,其危害深廣,可造成多種身體器官受損,常見的併發症包括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視網膜病變、周邊神經疾病等,其中,糖尿病所造成的周邊神經病變十分多樣性,有些個案是緩慢地從手腳末梢產生麻木感或刺痛感,隨著時間加重,但也有病人是急性或快速發病,造成嚴重的手腳無力及感覺喪失的症狀,急性的神經病變甚至可能造成終身殘疾。血糖控制是關鍵這樣做保護手足部為了避免周邊神經病變,林嶸洲強調,糖尿病患的血糖控制最重要,飯前血糖儘量控制在120mg/dL以下,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內。
延伸閱讀:專家示警「這8種人」最易得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盡快就醫避免不可逆發生林嶸洲強調,一出現麻木等神經症狀需要趕快就醫治療,愈早治療效果愈好,首先要釐清是糖尿病造成的神經病變或是其他疾病引發,但不少病患一再忍耐,有的甚至一拖就是1、2年,神經病變常已經無法回復
林嶸洲說,陳先生理學檢查發現其右手腕及手指輕微無力,右手皮膚痛覺喪失,右手肌腱彈跳反射消失,為典型周邊神經病變的現象,抽血檢查其空腹血糖270 mg/dl,糖化血色素10.1%,為糖尿病表現,進一步神經傳導檢查,已有多條周邊神經受損,經過兩個月藥物及復健治療,症狀持續改善。衛福部彰化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嶸洲指出,陳先生大概5年多前健檢曾驗出血糖偏高,但由於沒有不適症狀,並沒有放在心上,沒有就醫,沒有追蹤,直到最近發現拿筷子常會掉落,手腕麻木,才覺得不對勁而就醫。延伸閱讀:專家示警「這8種人」最易得糖尿病。」52歲陳先生在門診抱怨他老婆老罵他吃飯時筷子常掉地上,他也覺得奇怪,右手腕怎麼無力麻木,就醫發現是周邊神經病變,由糖尿病引發。糖尿病病發年齡下探嚴重恐致多重器官受損林嶸洲表示,糖尿病可稱為國人的新國病,病發年齡持續下探,其危害深廣,可造成多種身體器官受損,常見的併發症包括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視網膜病變、周邊神經疾病等,其中,糖尿病所造成的周邊神經病變十分多樣性,有些個案是緩慢地從手腳末梢產生麻木感或刺痛感,隨著時間加重,但也有病人是急性或快速發病,造成嚴重的手腳無力及感覺喪失的症狀,急性的神經病變甚至可能造成終身殘疾。血糖偏高無不適手腕麻木確診糖尿病很多糖尿病患者不自知或不在乎,常引發神經病變難以回復,不得不慎。
原因曝光 專家授「外食4小動作」安心吃。周邊神經病變盡快就醫避免不可逆發生林嶸洲強調,一出現麻木等神經症狀需要趕快就醫治療,愈早治療效果愈好,首先要釐清是糖尿病造成的神經病變或是其他疾病引發,但不少病患一再忍耐,有的甚至一拖就是1、2年,神經病變常已經無法回復。
「是老了嗎?連筷子都拿不穩。血糖控制是關鍵這樣做保護手足部為了避免周邊神經病變,林嶸洲強調,糖尿病患的血糖控制最重要,飯前血糖儘量控制在120mg/dL以下,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內。
前期6症狀曝 脖子黑黑洗不掉小心了「每天吃便當」小心得糖尿病。林嶸洲說,周邊神經病變的患者以糖尿病患最多,發病初期大多是麻木或刺痛感,對於冷熱痛覺變得遲鈍,進而出現不自覺的傷口或潰瘍,因此很多患者常驚訝其腳部或手部何時出現傷口並不知道。
而且患者的手足部要特別保護,儘量避免受刺激、傷害,也可戴手套、穿襪子來保暖,隨時檢視有沒有傷口▲網友討論最適合補充B群的5大族群。提振精神、免疫力靠B群晚上吃也能穩定精神助眠。(圖/《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提供)還有營養師說道,除了早上吃B群可以提振精神外,在晚上服用也有幫助睡眠的功用,因「維生素B6能幫助維持神經穩定性,消除焦慮,若和維生素B1、B2一起作用,還能促進褪黑激素合成」,提升睡眠品質,推薦因壓力而無法入睡的民眾嘗試。
觀察網路上許多討論,因B群可以補充多方面需要用到的維生素,很適合作為送禮給長輩的選項,不過也有網友提醒道「保健食品每個人需求的真的不太一樣,你真的必須了解長輩們現在有什麼健康方面的風險,才可以選到適合的」,若是身體沒有特殊疾病且需要特定維生素的話,B群是一個較不需要擔心副作用、對於預防疾病也有功效的選擇。B群是1種含有不同維生素B的保健食品,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有助增加免疫力、促進能量轉換等功效,是許多上班族提升精神的好夥伴,對於減肥或懷孕等營養補充需求也十分有效,馬上來看看究竟有哪些人特別適合攝取B群吧。
單品or複方好? 「挑選要點」曝:飯前、飯後吃也有差。B群營養素豐富成送禮熱門還有助緩解孕期不適年長者也十分適合攝取B群,因維生素B有助提升免疫力,且B群中的維生素B6、B9以及B12可以降低心臟病、中風等風險。
有網友在社群討論區中發問「孕期到底能不能吃B群?」,引起眾多回應說道「我初期吃大量的B群止吐,醫生說非常正確」、「我孕期頭痛醫生開這個」表示B群除了對於對孕婦及小孩有益外,還可以緩解部分懷孕期間可能產生的不適,值得準媽媽們在詢問醫生後適量攝取。(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吃維生素B群能提神?為何有些睡前才要吃?營養師高敏敏用1張圖解惑B群解疲勞、提神。
在壓力大時總是特別容易疲勞,對能量的需求也隨之上升,補充足夠的B群能幫助體內醣類、脂肪、蛋白質等營養素代謝,產生能量、降低疲勞的感覺。不過有藥師提醒,「倘若身體維生素B群充足,過量的補充維生素B群,是無法再『補充體力』的」,同時也建議大家在飯後攝取B群,才有足夠的營養來源能夠轉換成能量,為身體提供動力。而「孕婦」也可以適量的攝取B群,根據調查顯示,除了增加自身的抵抗力及能量外,B群中的維生素B9,或稱為葉酸,對於嬰兒胚胎的發育也有幫助,同時還能降低流產或早產的可能。你也屬於適合攝取B群的人嗎?若是有想提振精神、減重、備孕等需求,不妨試試看在早餐後吃一點B群,提高身體的能量吧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吃維生素B群能提神?為何有些睡前才要吃?營養師高敏敏用1張圖解惑B群解疲勞、提神。▲網友討論最適合補充B群的5大族群。
你也屬於適合攝取B群的人嗎?若是有想提振精神、減重、備孕等需求,不妨試試看在早餐後吃一點B群,提高身體的能量吧。單品or複方好? 「挑選要點」曝:飯前、飯後吃也有差。
提振精神、免疫力靠B群晚上吃也能穩定精神助眠。而「孕婦」也可以適量的攝取B群,根據調查顯示,除了增加自身的抵抗力及能量外,B群中的維生素B9,或稱為葉酸,對於嬰兒胚胎的發育也有幫助,同時還能降低流產或早產的可能。
顶: 63踩: 55339
评论专区